➤ 道路種類大解析
2021-10-27買了一塊地,想蓋棟房子嗎?
蓋房子得依照「建築線」的規定,
而建築線的標準則是依照不同的道路種類而有所不同。
道路的分類跟大眾認知的實際狀況會有些出入,
今天小明就來跟大家解析道路的種類吧~
HERE WE GO !
我們可將「道路」簡單劃分成四種:
分別為「計畫道路」、「現有巷道」、「私設巷道」、「既成道路」
❶都市計畫道路
都市計畫道路,顧名思義就是由「都市計畫法」劃定的道路,不論是在都市計畫圖或是地籍圖上都有標示,基本上都是公有地。
例如:計畫道路、廣場、人行道、公園等。都市計畫道路是可以指定建築線的喔!
❷現有巷道(the existing laneway)
「現有巷道」,基本上就是供公眾通行的道路,但不一定是都市計畫中的道路!
比較特別的地方是,「現有巷道」是需要公告認定的。
「現有巷道」也可以指定建築線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希望「既成道路」可以升格成「現有巷道」!
❸私設道路
私設道路,也就是給「特定人」通行的道路,通常為基地的所有者為了方便而設置。
例如:社區中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私設道路,或是獨棟建築的屋主為了進出方便所建的道路。
❹既成道路(Road already exist)
既成道路,簡單說明為:「私人的公用道路」,
也就是「私人的土地做公共使用」,專業說法為有「公益地役權」的私有土地。
實際案例中,有些「既成道路」會去申請成為「現有巷道」,
這個狀況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指出建築線,然後才能蓋房子。
✏️ 這邊要特別注意,「既成道路」只是「現有巷道」的條件之一,
✏️要成為現有巷道還須具有其他因素(包含要公告、達到法定路寬等),也因此不是「既成道路」=「現有巷道」
根據大法官釋字400號的解釋,既成道路的成立要件有三項:
- 需要由不特定公眾通行(兩戶以上),而且此路段不能只是捷徑。
- 最一開始通行時,土地所有權人並無阻止
- 經歷之年代久遠而未曾中斷
✏️這邊可以用英文翻譯去想,既成道路的英文為” Road already exist”,意為「已經成為的」道路。
那,既成道路的地主,能不能封路?答案是要看情況喔!
最後再補充一點,同樣根據大法官釋字400號的解釋,
「無償供公共使用之私有土地,使用期間內全免繳交地價稅或田賦。」
其實私有土地符合前三要件而存在公用地役關係時,相關機關應依法辦理徵收並斟酌給予補償,
但若各級政府有困難無法辦理(例如財務吃緊),可用其他方式補償,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抵稅,所以才會有既成道路賦稅減免的做法喔!
希望大家都能了解道路分類!
資料來源:全國法規資料庫、司法院大法官、本公司(台東小明)整理